【寻隐者不遇原文及译文】《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寻找隐士却未能相见的遗憾与思索。这首诗虽短,却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一、原文及译文总结
诗句 | 原文 | 译文 |
第一句 | 松下问童子 |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 |
第二句 | 言师采药去 | 童子说他的老师去采药了 |
第三句 | 只在此山中 | 他就在这座山里 |
第四句 | 云深不知处 | 但因为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
二、诗歌内容解析
《寻隐者不遇》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诗人向童子打听隐士的下落,童子的回答简短而含蓄。虽然没有见到隐士,但诗中透露出一种淡然与超脱的情绪,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朴素,结构紧凑,情感含蓄,给人以余韵悠长之感。这种“不遇”并非失望,而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敬仰与想象。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全诗仅20字,却描绘出一幅清幽的山林画面。
2. 结构巧妙:采用问答形式,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3. 意境深远:通过“云深不知处”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四、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唐代著名诗人,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以苦吟著称。他的诗风清奇冷峻,注重炼字炼句,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怀。
五、总结
《寻隐者不遇》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小诗,虽未见隐士,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超然。它不仅是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也是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首诗提醒我们:有时,未遇见也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