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的组词有哪些词语】“午”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在汉语中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作为动词或时间单位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午”常与“时”、“间”、“日”等字组合,形成多种词语。以下是对“午”的常见组词进行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总结说明
“午”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时间单位:指中午12点左右的时间段,如“中午”。
2. 地支之一:十二地支中的第七位,常用于纪年、纪月、纪日。
3. 方位:指正南方向,如“午位”。
4. 动词:表示“打盹”或“休息”,如“午睡”。
根据这些含义,“午”可以组成许多常用词语,涵盖时间、方位、动作等多个方面。
二、常见组词表
序号 | 组词 | 含义说明 |
1 | 午时 | 指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的时间段 |
2 | 午间 | 中午的时候,常指一天中的中间时段 |
3 | 午后 | 中午之后的时间 |
4 | 午前 | 中午之前的时间 |
5 | 午饭 | 中午吃的正餐 |
6 | 午休 | 中午短暂休息的时间 |
7 | 午睡 | 中午睡觉的行为 |
8 | 午夜 | 凌晨12点到凌晨2点的时间段 |
9 | 午门 | 古代皇宫的大门,也指北京故宫的正门 |
10 | 午位 | 地理方位中的正南方 |
11 | 午火 | 旧时指中午的太阳光,也称“午阳” |
12 | 午梦 | 中午的梦境或幻想 |
13 | 午气 | 旧时指中午的暑气 |
14 | 午节 | 传统节日中的一种,如“端午节” |
15 | 午时三刻 | 古代对中午12点后的具体时间描述 |
三、总结
“午”虽然字形简单,但其在汉语中的用法丰富多样,不仅限于时间表达,还涉及地理、民俗等多个领域。掌握这些常见组词,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午”字,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结合了“午”的常见用法及实际语境中的组词情况,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与模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