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啊】“罄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罪行极多,无法写尽。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李密传》,原意是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记录。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解释 |
罄竹难书 | 比喻罪行极多,无法写尽。 |
- 出处:《旧唐书·李密传》:“罄竹难书,岂独杨广?”
- 结构:由“罄竹”和“难书”组成。
- “罄竹”:指用尽竹子(古代用于书写)。
- “难书”:难以写完。
- 用法:多用于形容罪行累累,不可胜数。
二、成语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描述罪行 | 他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最终被判处死刑。 |
批评行为 | 这些官员的贪污行为罄竹难书,必须严惩。 |
历史评价 | 秦始皇虽然统一六国,但其暴政罄竹难书。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数不胜数、罪大恶极、罄竹难书 |
反义词 | 微不足道、寥寥无几、罪不容诛 |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误用情况:
- 错误地用于形容好事或成就,如:“他的贡献罄竹难书。”(不恰当)
- 混淆“罄竹难书”与“数不胜数”,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罄竹难书”更强调负面意义。
2. 正确使用建议:
- 仅用于描述罪行、过失或负面事件。
- 避免在正面语境中使用。
五、总结
“罄竹难书”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常用于形容罪行之多、之重,无法全部记录。它源于历史典故,语言凝练,表达力强,在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场合中较为常见。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结语:了解成语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避免误解和错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