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热门 > 严选问答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介绍

2025-09-26 10:03:25

问题描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介绍,时间紧迫,求直接说步骤!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10:03:2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介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这句话强调了任何伟大的事业或目标,都是从微小、基础的行动开始的。它不仅是对个人行动力的鼓励,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一、出处简介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由老子(李耳)所著。全书共八十一章,内容涵盖宇宙观、人生观、政治思想等多个方面,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原文如下: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通过自然界的例子,说明事物的发展总是从小处开始,最终积累成大的成果。它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也适用于社会、国家的发展。

二、含义解析

词语 含义
千里之行 指长远的目标或宏大的计划
始于足下 表示一切伟大成就都从最基础的一步开始
启示 鼓励人们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无数微小的努力累积而成。无论目标多么遥远,只要迈出第一步,就能逐步接近目标。

三、现实意义

方面 说明
个人发展 鼓励人们树立目标,同时注重日常积累和坚持
学习与工作 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社会与国家 强调国家建设、社会发展需要长期努力和基础建设

四、延伸思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仅是对行动的鼓励,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追求速成,忽略了基础的重要性。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功,往往来自于持续不断地努力和积累。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原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含义 成功源于微小的开始,强调行动与坚持的重要性
现实意义 鼓励人们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积累经验,实现目标

结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仅是一句古老的格言,更是现代人面对挑战时的重要指导原则。只有不断前行,才能抵达远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