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歌罢掉头东】一、
“大江歌罢掉头东”出自近代革命家、诗人周恩来在1917年创作的一首诗《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表达了他立志救国、远赴日本求学的坚定决心。
诗中“大江歌罢掉头东”一句,意为在高声吟诵之后,毅然转身向东,象征着诗人摆脱旧思想束缚,奔赴新天地的决心。全诗语言简练、气势磅礴,展现了青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此诗不仅是周恩来个人理想与抱负的写照,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觉醒与担当。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于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二、内容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大江歌罢掉头东 |
作者 | 周恩来(1917年) |
创作背景 | 1917年,周恩来赴日本留学前,抒发自己救国理想与人生志向 |
诗句出处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
诗句含义 | “大江歌罢”象征高声吟诵、激昂情绪;“掉头东”表示转向东方,即奔赴日本求学 |
诗歌主题 | 表达诗人救国救民的抱负与坚定信念 |
诗歌风格 | 简练有力、气势恢宏,富有历史使命感 |
历史意义 | 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爱国精神 |
影响 | 激励后人投身革命与国家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文本 |
三、结语:
“大江歌罢掉头东”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那个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提醒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继承者,我们应从中汲取力量,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