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好厚葬原文及翻译】一、
《齐国好厚葬》是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齐国君主喜好厚葬的事件,揭示了统治者沉迷于奢华、忽视民生的弊端。文章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厚葬”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引发社会风气的败坏,甚至影响国家治理。
故事中,齐国的君主喜欢用大量财物来安葬死者,大臣们为了迎合君主的喜好,纷纷效仿,导致百姓生活困苦。后来,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指出这种行为的危害,最终齐王意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
该故事寓意深刻,提醒统治者应以民为本,避免因个人喜好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齐国好厚葬,其费多。 | 齐国盛行厚葬之风,耗费的财物很多。 |
其臣下皆曰:“厚葬可以得名。” | 他的臣子们都认为:“厚葬可以获得名声。” |
于是相率厚葬,以求名誉。 | 于是大家纷纷效仿厚葬,以追求名誉。 |
民贫而国虚,人不聊生。 | 百姓贫穷,国家空虚,人民无法生存。 |
有谏者曰:“今君之葬,财多而民困。” | 有人进谏说:“如今君主的葬礼,耗费财物多,百姓困苦。” |
君曰:“吾欲以厚葬显我德。” | 君主说:“我想通过厚葬来彰显我的德行。” |
谏者曰:“夫厚葬非所以显德也。” | 进谏的人说:“厚葬并不是用来彰显德行的。” |
“夫贤者之葬,不贵重器,不饰棺椁。” | “贤者的葬礼,并不崇尚贵重器物,也不装饰棺椁。” |
“唯仁义之行,可称于后世。” | “只有仁义的行为,才能流传后世。” |
君乃止其事,而改其道。 | 君主于是停止了厚葬的做法,改变了治国之道。 |
三、结语
《齐国好厚葬》虽为古代寓言,但其现实意义深远。它告诫我们,任何制度或风气若偏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都将带来严重的后果。齐王最终能够听取谏言,改正错误,体现了明君应有的胸襟与智慧。
在现代社会,这一故事依然值得我们深思:领导者应当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避免因个人偏好而损害公共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