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开肉绽什么意思】“皮开肉绽”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受到严重伤害或极度痛苦时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皮肤和肌肉被撕裂、破裂的情景,多用于描述身体上的创伤或心理上的极度痛苦。
一、
“皮开肉绽”字面意思是“皮肤破裂、肌肉暴露”,常用来形容人因外力打击、剧烈疼痛或极端情绪导致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严重损伤。在日常使用中,它既可以指实际的物理伤害,也可以比喻心理上的极大痛苦。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影视剧本或口语表达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皮开肉绽 |
拼音 | pí kāi ròu zhàn |
含义 | 形容身体受到严重伤害,皮肤破裂、肌肉暴露;也可比喻心理极度痛苦。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口语中,强调伤势严重或情感激烈。 |
出处 | 不见于古代典籍,现代常用成语。 |
近义词 | 体无完肤、伤痕累累、痛不欲生 |
反义词 | 完好无损、安然无恙、毫发无伤 |
例句 | 他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她听到噩耗后,心如刀割,几乎皮开肉绽。 |
三、使用场景
- 文学创作:在描写战争、暴力、悲剧等情节时,常用来增强画面感和情感冲击。
- 影视作品:常见于动作片、剧情片中,突出角色的痛苦或挣扎。
- 日常口语:有时也用于夸张表达,比如形容某人情绪崩溃时说“我快皮开肉绽了”。
四、注意事项
虽然“皮开肉绽”形象生动,但在正式场合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过于血腥或夸张,以免引起不适。此外,该词不宜用于描述轻微的伤痛,否则会显得不恰当。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皮开肉绽”不仅是一个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情感与身体双重创伤的表达方式,适合在需要强烈表现力的语境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