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热门 > 严选问答 >

民法典规定老人摔倒要不要扶

2025-09-11 21:00:32

问题描述:

民法典规定老人摔倒要不要扶,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21:00:32

民法典规定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近年来,关于“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讨论一直备受关注。这一问题不仅涉及道德层面的考量,也关系到法律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法”,在相关条款中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总结《民法典》中与“扶不扶”相关的条款,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关键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

一、法律背景与核心内容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184条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条款被广泛称为“好人条款”,旨在鼓励人们在他人遇到危险时伸出援手,而不必担心因此承担法律责任。

此外,《民法典》第1043条规定:“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虽然这条主要针对家庭内部关系,但也体现了社会整体应倡导互助精神的价值导向。

二、说明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老人摔倒后,公民是可以且应该扶的。法律明确保护善意救助人的合法权益,不会因为好意施救而追究其责任。同时,法律也鼓励公众在面对他人处于危险或困境时,积极提供帮助。

当然,实际生活中,扶不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比如是否存在明显风险、是否具备救助能力等。但只要出于善意,且没有恶意,法律是支持并保护这种行为的。

三、关键条款对比表

法律条款 条款内容 法律意义
《民法典》第184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明确保护善意救助人,鼓励见义勇为行为。
《民法典》第1043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强调家庭成员间的互助义务,体现社会道德导向。
《民法典》第1165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若救助过程中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仍需承担责任。

四、结语

《民法典》的出台为“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这一长期存在的社会难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它不仅回应了公众关切,也为社会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秉持善良之心,依法行事,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