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研科目是什么】在准备攻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时,考生需要了解该专业的考试科目设置。这一学科主要研究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历史哲学、历史编纂学以及中外史学发展脉络等内容,因此其考研科目通常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两部分。
以下是对该专业考研科目的总结与分析:
一、公共课科目
公共课是所有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主要包括:
科目名称 | 考试形式 | 分数占比 |
政治(思想政治理论) | 选择题+简答题 | 100分 |
英语(一或二) | 选择题+写作 | 100分 |
说明: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其中英语(一)难度较高,适用于学术型硕士;英语(二)则更偏向应用型硕士,但具体要求需根据学校招生简章而定。
二、专业课科目
专业课是针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设置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两门专业课,具体内容因院校而异,但大致如下:
1. 中国史学史
- 考试中国古代至近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史书体例、史家思想、史学流派等。
- 参考书目(举例):
- 《中国史学史》(白寿彝)
- 《中国史学史纲要》(郑天挺)
2. 史学理论与方法
- 考试涉及历史哲学、历史认识论、历史解释方法、史学批评等理论问题。
- 参考书目(举例):
- 《历史理论与史学方法》(陈启能)
- 《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何兆武)
三、加试科目(部分院校)
部分高校在复试阶段可能会设置加试科目,用于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和综合能力,例如: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世界史
- 历史文献学
这些科目并非所有学校都设,需根据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进行确认。
四、总结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的考研科目主要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其中公共课为政治和英语,专业课则侧重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相关知识。不同高校在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目上可能略有差异,建议考生在备考前认真查阅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科目类型 | 具体科目 | 备注 |
公共课 | 政治、英语(一/二) | 所有考生必考 |
专业课 | 中国史学史、史学理论与方法 | 不同院校可能有所调整 |
加试科目 |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等 | 部分院校复试中设置 |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所高校的具体考试要求,可前往该校研究生院官网查询招生简章或联系相关导师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