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e医学上的解释】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简称VTE)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VTE的发生与血液流动缓慢、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有关,统称为“Virchow三联征”。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在住院患者中更为常见。
VTE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慢性血栓后综合征(PTS)或反复肺栓塞。因此,早期识别、预防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VTE医学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
组成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 |
发病机制 | Virchow三联征: 1. 血液淤滞 2. 血管内皮损伤 3. 血液高凝状态 |
常见风险因素 | - 手术或创伤 - 长期卧床 - 肿瘤患者 - 妊娠或产后 - 使用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 - 遗传性易栓症 |
临床表现 | - DVT: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红 - PE:胸痛、呼吸困难、咳血、晕厥等 |
诊断方法 | - 彩色多普勒超声(DVT首选) - D-二聚体检测 - CT肺动脉造影(CTPA) - 胸部X线、心电图等辅助检查 |
治疗方法 | - 抗凝治疗(如肝素、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 - 溶栓治疗(适用于严重PE) - 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 - 支持治疗(如吸氧、镇痛等) |
预防措施 | - 机械预防(如弹力袜、间歇性气压装置) - 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 - 早期活动、避免长时间静坐 |
VTE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提高公众对VTE的认知,有助于实现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