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包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包”是一个常见的字,常用于各种词语和成语中。虽然“包”字在成语中并不如“包”字本身那样频繁出现,但确实存在一些含有“包”字的成语,它们有的表示包容、包含的意思,有的则带有比喻或引申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包”字的成语及其解释。
一、总结
以下是部分常见的带“包”字的成语,涵盖不同含义和用法: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包罗万象 | 包含一切,形容内容丰富 | 《周易·系辞上》 |
包容大度 | 能容人,不计较 | 一般用于形容人的胸怀 |
包藏祸心 | 内心隐藏着坏主意 | 多用于贬义 |
包打天下 | 指一个人独自承担全部工作 | 现代口语常用 |
包办代替 | 指代替别人做本应自己做的事 |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 |
包医百病 | 比喻对各种问题都有解决办法 | 多用于夸张说法 |
包而不办 | 指表面上答应了,但实际上没有去做 | 多用于批评办事不力 |
包龙图 | 指清官,多用于戏曲或文学作品 | 如《包公案》 |
二、说明
这些成语中的“包”字,有的表示“包含”之意,如“包罗万象”;有的则有“代理”、“替代”的意思,如“包办代替”;还有的是专有名词,如“包龙图”,指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拯。
虽然“包”字在成语中并不是高频字,但在实际语言使用中仍有一定的表达功能,尤其在描述人物性格、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现象时,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个成语的具体用法或出处,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