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形神兼备的意思是什么】在汉语中,“形神兼备”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物在形式与精神层面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完美。它不仅用于文学、艺术领域,也常用于评价人物形象、作品风格等。
一、词语解释
词语: 形神兼备
拼音: xíng shén jiān bèi
释义: “形”指外在的形式、形态;“神”指内在的精神、神韵或气质。“形神兼备”意为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相辅相成,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二、词语来源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源自中国古典文学和艺术理论,常见于书画、戏曲、文学评论等领域。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画作、文章、表演等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十分出色。 |
近义词 |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神形兼备 |
反义词 | 呆板无趣、空有其表、徒有虚名 |
三、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文学作品 | 这部小说的人物描写形神兼备,让读者仿佛看到了真实的人物在眼前活动。 |
艺术作品 | 这幅水墨画形神兼备,既有线条的美感,又传达出深远的意境。 |
表演艺术 | 演员在舞台上形神兼备,将角色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
人物评价 | 他不仅外表俊朗,气质更是形神兼备,令人印象深刻。 |
四、总结
“形神兼备”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标准,强调的是内外一致、表里如一的完美状态。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对人的评价,这一词语都体现出一种追求极致的审美理念。
通过了解“形神兼备”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文表达中的深层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