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热门 > 金融知识 > 正文
固定资产增加会计分录
发布时间:2025-02-20 14:11:19来源:
固定资产的增加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常见的经济业务之一,它涉及到企业资产的增加以及相应资金来源的变化。在会计处理上,固定资产的增加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情况下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外购固定资产
当企业通过购买方式增加固定资产时,应根据实际支付的价款、相关税费及安装调试费用等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假设某企业外购一台机器设备,不含税价格为10万元,增值税为1.3万元,另支付运输费0.2万元,安装费0.3万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11.5万(10+0.2+0.3)
贷:银行存款 11.5万
若该企业为一般纳税人且取得专用发票,则可以抵扣进项税额,此时会计分录调整为:
借:固定资产 10.5万(10+0.2+0.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万
贷:银行存款 11.8万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主要包括工程物资、人工成本、借款费用资本化等。例如,企业自建厂房,耗用材料10万元,人工成本2万元,借款利息资本化0.5万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12.5万(10+2+0.5)
贷:原材料 10万
应付职工薪酬 2万
长期借款/应付利息 0.5万
待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再将其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借:固定资产 12.5万
贷:在建工程 12.5万
三、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时,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如果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则应按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例如,某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机器设备,双方协议作价15万元,增值税为1.95万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15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95万
贷:实收资本 16.95万
以上是固定资产增加的几种常见情形及其会计处理方法。正确地进行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有助于企业准确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