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热门 > 严选问答 >

棋逢敌手历史典故

2025-08-01 02:36:11

问题描述:

棋逢敌手历史典故,快急死了,求正确答案快出现!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1 02:36:11

棋逢敌手历史典故】“棋逢敌手”是一个源自古代中国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双方实力相当,彼此难分高下。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弈中的较量精神,也蕴含着一种公平竞争和尊重对手的智慧。

一、典故来源

“棋逢敌手”的最早出处可以追溯到《晋书·王坦之传》中的一段记载。文中提到:“谢安与王坦之对弈,谢安屡战屡败,王坦之曰:‘君非棋友,何以至此?’谢安答曰:‘棋逢敌手,难为力。’”这表明在棋局中,遇到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即使自己技艺高超,也难以轻易取胜,体现出对对手的尊重和认可。

后来,“棋逢敌手”逐渐演变为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用来比喻双方势均力敌,难以决出胜负。它不仅用于棋类比赛,也可引申为其他领域的竞争,如体育、学术、商业等。

二、成语释义

词语 解释
棋逢敌手 比喻双方实力相当,彼此难分高下。
出处 《晋书·王坦之传》
用法 多用于形容竞争激烈、势均力敌的情景。
近义词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反义词 一方独大、不堪一击

三、文化内涵

“棋逢敌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1. 尊重对手:在对弈中,遇到强敌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它提醒人们要正视对手,尊重对方的实力。

2. 追求公平:成语强调的是平等竞争,只有在公平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展现个人能力。

3. 激励进取:面对强大的对手,往往会激发人的斗志,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棋逢敌手”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 体育竞技:如足球、篮球等比赛中,两支实力相近的队伍相遇时,常被称为“棋逢敌手”。

- 商业竞争:企业之间若实力相当,竞争将更加激烈,也更有利于推动行业进步。

- 学术研究:学者之间的观点碰撞,有时也被称为“棋逢敌手”,体现思想上的交锋与融合。

五、结语

“棋逢敌手”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强敌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应对和超越。正如古人所说:“棋逢敌手,难为力。”但正是这种挑战,才让人生更加精彩。

总结:

“棋逢敌手”源于古代棋局,强调双方实力相当、难分伯仲。其背后蕴含着对对手的尊重、对公平的追求以及对自身能力的不断挑战。在今天,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竞争中保持谦逊与进取之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