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卒读什么意思】“不忍卒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或故事内容过于悲惨、感人,以至于读者无法继续阅读下去。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历史事件或新闻报道中,表达作者对某种悲剧性内容的深刻描写。
一、
“不忍卒读”原意是“不忍心看完”,现多用来形容文章或叙述内容极其悲惨、令人揪心,让人难以承受,从而不愿读完。该成语常用于评论文学作品、历史事件或社会新闻,强调其情感冲击力强、内容沉重。
虽然字面意思看似是“读不下去”,但实际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文章质量差,反而可能是一种艺术手法,用以引发读者共鸣。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不忍卒读 |
拼音 | bù rěn zú dú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言之痛,不忍卒读。” |
字面意思 | 不忍心读完 |
引申含义 | 形容文章内容过于悲惨、感人,令读者难以承受 |
使用场景 | 文学评论、历史记载、新闻报道等 |
情感色彩 | 悲剧性、强烈的情感冲击 |
常见搭配 | “这篇文章不忍卒读”、“这段历史不忍卒读” |
是否贬义 | 一般为中性或略带贬义(视语境而定) |
与“不忍卒闻”的区别 | “不忍卒读”侧重于“读”,“不忍卒闻”侧重于“听” |
三、使用示例
1. 这篇小说描写战乱中家庭破碎的情节,让人不忍卒读。
2. 阅读那段历史记录时,我感到不忍卒读,心中充满悲伤。
3. 他写下的回忆录情感真挚,令人不忍卒读。
四、注意事项
- “不忍卒读”虽常用于负面内容,但也可能用于正面情绪,如感人至深的故事。
- 在写作中使用时需注意上下文,避免误解。
- 与“触目惊心”、“令人窒息”等词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忍卒读”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反映了人们对某些内容的强烈反应。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